市卫健委介绍,暑期,很多家长会带孩子去医院进行视力检查,面对众多检查项目,不少家长可能会“晕头转向”。不妨看看这份近视常规检查“全流程攻略”↓
1
(资料图)
视力检查
测量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视力是医生判断是否存在屈光不正或眼部疾病的最基础的参考指标,不同年龄段儿童青少年有不同的视力参考标准。一般要求3个月内未测视力的孩子,挂号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测视力!
2
裂隙灯检查
视力下降不一定是近视引发,很多眼部疾病也有可能引起视力下降的症状,裂隙灯、眼压、眼底检查就是用来排查孩子是否患有其他眼病的可能。
其中,裂隙灯检查可以初步评估孩子的眼部情况,如角膜、虹膜、前房深度、晶状体等,排除可能存在的眼部疾病,尤其要排除青光眼的可能。
3
眼压检查
测眼压(眼内压),即眼球内容物对眼球壁的压力。测眼压是散瞳前的常规操作,目的是为了确保滴散瞳药物的安全性。一般眼压偏高或有青光眼潜在风险的孩子不能使用散瞳药物,因此,测眼压一定要在散瞳验光之前。
4
散瞳验光检查
年龄越小的儿童,其眼睛的调节能力越强。在验光过程中,如果调节紧张或调节痉挛,睫状肌就无法完全放松,这会对验光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造成验光的远视度数偏低或近视度数偏高。
为获得准确的屈光度数,儿童屈光不正患者通常需要散瞳药物充分麻痹睫状肌后,再进行“综合验光检查”,以便准确地检查眼睛的屈光状态。“综合验光”包括电脑验光(初验)和医生人工验光(复验)。
5
眼部A超检查
眼部A超用来测量眼球前后径的长度,即眼轴。监测眼轴发展情况是评价儿童青少年屈光发育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儿童青少年的眼轴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大,不同年龄段的眼轴长度有不同的数值范围,若超出相应年龄的标准范围则提示有近视的可能。
但眼轴长度与角膜曲率之间有联动关系,因此综合考虑眼轴、角膜曲率才更加具有临床意义。
小贴士:滴散瞳药并不影响眼部A超检查,为了节省时间,可以边滴散瞳药边排队做眼部A超检查。
6
角膜曲率检查
测量角膜表面弯曲度。角膜曲率就像一个弯面可以起到汇聚光线的作用,如果弯面越弯,也就是所说的曲率越高,就会造成光线的汇聚能力越强,光线就会聚集在视网膜之前即近视状态。如果角膜曲率越平,汇聚光线的能力就越弱,就会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后形成远视。
一般情况下,孩子的角膜曲率3岁以后就基本稳定。
7
眼底检查
包括广角眼底照相、直接/间接检眼镜检查等。对于高度近视的孩子,可出现程度不同的眼底病理性改变,如豹纹状眼底、后巩膜葡萄肿、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等。通过定期的眼底检查,可以提前检测出眼底的病理改变,从而对症干预治疗。
需注意,以上是近视检查中可能遇到的各类检查项目,医生会根据不同孩子的视力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检查项目。
定期进行眼健康检查可以全面了解孩子的眼健康情况、尽早预防、控制近视发生发展。趁着暑假期间,建议广大家长带孩子去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专业全面的视力检查。
学生护眼指南
01
注意读写姿势
读写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一拳:胸前与桌子间隔一个拳头的距离(一个拳头的距离);一尺: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尺(33厘米的距离);一寸:握笔手指要与笔尖之间一寸远。注意使用能够匹配身高的课桌椅,有利于保持正确的坐姿。家长要注意,小朋友不可以躺在床上或沙发上视屏学习哦。
02
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良好的用眼习惯可减缓用眼疲劳、减少眼睛过度调节。读写时间30—40分钟后要活动性休息10分钟,建议采取远眺的形式。不建议小朋友们在走路时、直射阳光下和动荡的车厢内看书或是看手机。
03
减少使用电子产品
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会造成眼部不适,并增加近视风险。开学后青少年应及时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使用电子产品教学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年龄越小的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少。6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应尽量避免暴露于手机、电脑等视屏环境哦。
04
增加自然光条件下的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是最简单、有效的预防近视的方式,充分接触阳光可以有效地预防近视发生和发展。开学后建议小朋友们通过步行上下学、课间走出教室(积极参加学校体育课和30分钟大课间)、下午放学后先进行户外活动后完成家庭作业等方式,增加户外阳光接触时间。每天要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
05
确保营养均衡
日常饮食中应保持均衡饮食,不挑食、不偏食,保证营养全面,多吃鱼肉、水果、蔬菜、豆制品、鸡蛋,少吃甜食、辛辣食物和饮料。目前认为,维生素A是保持眼睛健康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胡萝卜、卷心菜、生菜都是摄入维生素A的好选择。食物一定要煮熟,尤其是肉类、家禽类以及蛋类。
资料:市卫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