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记者 ■林斐
“金眼科,银外科,又苦又累小儿科。”在各大医学院校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原因在于小儿科医生面对的病人大多是没法清楚说出自己症状的小朋友,同时小朋友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医疗过程中的检查、诊断乃至于动手术等环节,相比治疗类似病症的成年人难度要高许多。
(资料图片)
近日大热《闪闪的儿科医生》是一部反映儿科医生和医护人员日常工作状态的纪录片。记录了深圳市儿童医院,这所我国南方地区顶尖儿科专科医院之一,在两个多月的时间中所发生的种种医生与患者、患者家属之间,治病救人以及悲欢离合的故事。
医院一直是看尽人性百态的地方,而在儿科医院,更是能清楚看到为人父母的各类表现,有人愿意一掷千金辗转各地求医救女,有人连医生打包票几乎百分百治愈也不愿意去尝试,让人看得血压高。
1岁3个月的患儿恩希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被查出先天性心脏病——心脏房室完全型间隔缺损,她爸爸妈妈还是决定生下她。结果28周时早产出生,第9天肺部严重感染,抢救过来后,几乎就没离开过医院。其后她爸爸妈妈带着她在全国四处求医,只为能彻底治愈。花费了八十多万元,但是一直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
今年2月,恩希的病情变得更加严重,许多医院都无法为她进行手术治疗。经过徐州一位医生介绍,深圳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的慢肺专家梁穗欣愿意接手救治,这也是孩子的最后一次机会。梁医生亲自接恩希搭上高铁,一路监护着直奔深圳市儿童医院进行手术。这段路程对恩希的身体真的很有风险,但恩希的父母没有选择逃避,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去,恩希可能就失去了生命的最后希望。
在监护室经过梁穗欣医生几天的治疗调理,恩希的身体终于达到了可以手术的条件。在手术前,负责开刀的胸心外科专家陈欣欣医生问了恩希的父母一个残酷的问题:“如果我们经过这么多努力,孩子还是没保住,你们能接受吗?”得到的回答是,他们知道这里是“终点站”,什么结果都可以接受。恩希再次被推进手术室,在经历了4个小时的手术后,手术顺利完成,仪器显示心脏功能明显好转,恩希收获了第二次新生,剩下的肺支气管发育不良问题也将在日后的诊疗中逐渐恢复。
恩希的父母希望她“心怀感恩,充满希望”。这个小小的生命在痛苦中不断挣扎,但是他们一直没有放弃,一直抱有希望。梁医生和陈医生带领的团队为这对备受煎熬的年轻父母提供了求医路上的满满温暖。
在同一集,陈医生接诊碰到的一对30多岁的夫妻,却与恩希的父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身为高龄孕妇的妻子已经怀孕23周,胎儿被查出有心脏房室间隔缺损。陈医生告诉他们,孩子可以等出生后在6个月至1岁之间做手术,成功率是%,但夫妻俩仍然犹豫不决。
作为目前全国公认小儿心脏手术做得最好的五个人之一,做心脏外科医生37年,手术超过1万1千例,成功率%以上。陈欣欣医生向他们保证手术后几乎没有后遗症,孩子和普通人一样,不需要跟学校报备。但这对夫妻在言语中一直避重就轻。最终在送走这对夫妻后,陈医生也和科室同事说,其实这对夫妻已经决定不要这个孩子,只是不愿意自己说出来,明里暗里希望医生说出这个孩子不行,例如“不要留了”这种话,以此来减轻自己的负罪感。
看完这样两对夫妻鲜明的对比,很难不让人唏嘘。而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会在医院中出现。比如花季少女因爱减肥,患上神经性厌食,父母束手无策,最终只能放手让孩子离去,五岁男童在家摔倒,医生让拍CT诊断,而带孩子来看病的奶奶却担心有辐射等等,还有反复尿床的女孩儿,被确诊脊髓栓系综合征,而妈妈在多次看诊之后始终认为:“长大就好了!”
诚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作为家长一方面要让孩子快乐自由的同时,也要时刻关心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既要鼓励呵护孩子的探索欲,也要尽量让意外伤害远离孩子。
《闪闪的儿科医生》的拍摄团队是人气警务纪录片《守护解放西》原班人马,两部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剪辑方式,甚至是字幕的处理都很相似,也许可以把《闪闪的儿科医生》看成是《守护解放西》的医院版。
拍摄团队除了充分利用医院原有监控拍摄素材之外,还选取多个场景进行布点,增加不同角度的固定机位,再加上摄影师现场手持微型摄像机非侵入式的拍摄。节目全面真实地展现了深圳市儿童医院各个科室的医生、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正如该片编导之一所说的“深圳市儿童医院其实就是一个风起云涌、高手迭出的儿科江湖”。
而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制作人员也重点呈现多位明星医生的性格特质,比如走路生风的医界大佬陈欣欣,擅长以柔克刚的梁穗欣,面对父母直言不讳的焦燕华等等,同时花体字幕和动画也在观众紧张观看的时候,帮助舒缓一些情绪。
这部纪录片还承担了一部分医学科普的责任,除了医生对接待家长时的解答,事后对医生的单独采访之外,后期制作也配上通俗的注释和易懂的动画设计,对诊疗、手术过程进行细节展示,让每个毫无任何医学背景的观众,对儿科医生、医院,有了初步的系统认识。
作为一档医疗类的纪录片,《闪闪的儿科医生》值得青少年和他们的父母都仔仔细细看一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