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世纪前,针对当时中国家庭父权至高无上的问题,鲁迅先生在《我们怎样做父亲》这篇杂文中,呼吁家长应该觉醒了,认为家长有义务“解放幼者”,“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鲁迅承认,家长的觉醒,“这是一件极伟大的要紧的事,也是一件极困苦艰难的事”。
一个世纪过去了,今天的家长们的行头时髦了,文化水平较以前提高了很多,但在“怎样做家长”方面是否需要与时俱进的问题上,人们反而关注得不够了。
(相关资料图)
下面这则新闻,再次折射出家长与子女的关系问题。日前,四川泸州市江阳区一位母亲拆开了女儿档案袋的封条,女儿看到后崩溃大叫。这位母亲称档案是大女儿的,当时不小心就给拆开了。之后,涉事母亲发文道歉。据称,相关部门对档案重新审核封印。
网传视频显示,这起事件中被拆开的档案袋,是放在杂货店的柜台上。抓狂的女儿和不以为然的母亲的言语冲突,牵动着众多网友的神经。网友们从五个维度,评说私拆档案袋的是非曲直。
第一个维度是吐槽“家长心态”的简单粗暴:“多大年纪都忍不住好奇心。”“孩子需要自己的空间需要边界感。”“没有边界的,中国式家长就会一句,好,那我以后都不管你了。”“为人父母真是一辈子的课题,至少要学会尊重孩子吧。”
第二个维度是直接批评涉事妈妈的傲慢蛮横,批评私拆行为的不道德:“这个妈妈的错不光在乱拆女儿东西,还在于知道自己做错了还阴阳怪气说女儿。”“我赌百分之九十她没认识到自己的错。我希望我赌输了。”
第三个维度是对私拆者的宽容并迁怒于网络舆论:“不知者无罪。”“平和点的方式解决问题,错了改错、弥补,舆论中的戾气太重。”
第四个维度是质疑档案传递管理程序的不完善:“我记得档案那里有张封条写着不能私自拆开。”“按规定档案应由学校寄出,不经个人手。”“话说档案不可以自己带的,谁给她档案带回家了,不查一下这种不规范的管理制度吗?”
第五个维度是争论纸质档案继续存在的必要性:“为什么还要纸质档案这个东西?互联网不是发达吗?”“这么古老的管理方式,也该改一下了吧。”
一个档案袋密封条撬动了网络舆论场,显然不仅仅是这位母亲的问题,而是家长和子女的关系是否平等的问题。评论这个事件,不妨跳出事件本身,将之置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下,也许更有意义。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包括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的基本形式,也是人类文明的构成要素。从微观层面审视中国式现代化,理应将家庭文明建设纳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范围。
《我们怎样做父亲》谈论的是近代社会的家庭文明问题。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虽然传统的“家长心态”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类似私拆女儿档案还不以为然的家长毕竟只是少数。应该说,多数家庭中的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平等化的程度有目共睹。但这起母亲私拆女儿档案事件,暴露出部分家长在对待子女问题上,观念还停留在传统的家长制状态下,缺乏对孩子人格的基本尊重。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建立在新型人际关系上的和睦相处。这样的人际关系不仅仅是与陌生人的关系准则,也应包括与家庭成员的和睦相处。从某种意义说,先有与家庭成员的和睦共处能力,才谈得上与陌生人的和睦共处。当一个人可以跟所有人协调好关系时,人际交往的文明才能从理想变成现实。
与他人和睦共处的能力,应该从与家庭成员其乐融融开始,而这样的其乐融融,每个家长都有义务与自己的子女处好关系。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尊重,尊重他们的个人隐私,克制自己的窥探欲,做孩子隐私的守护者而不是审核员,这是家长观念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家长的隐私不想让孩子知晓,家长自己也要换位思考,教会孩子管理好自己的隐私。
家长观念的现代转型,还包括要学会向孩子道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家长年长于孩子,阅历多于孩子,辨识力胜过孩子,但这些并不等于家长不会出错。真正尊重孩子的家长,面对自己的过失,及时、诚恳道歉,主动帮孩子寻找弥补过失的办法,这是赢得孩子尊重的前提。
如果说传统的家长把孩子视作自己的财产而觉得可以支配孩子的一切,那么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每个家长都肩负着创造家庭新文明形态的重任。学会以平等的心态与孩子相处,懂得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和自主权,家庭文明了,社会文明了,整个人类才能文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