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港交所重磅变革!硬核科技与资本市场双赢,优必选、晶泰科技等有望首批受益
来源:清一色财经时间:2023-04-24 22:51:43

近期,港交所一项重磅政策实施,聚焦了市场目光。港交所《主板上市规则》新增设第18C章,为尚未符合主板资格测试(盈利、收益或现金流量要求)的特专科技公司开辟了于港交所主板上市的通道。这是港交所自2018年以来最大的调整。

自2018年起,港交所便先后对《上市规则》作出系列修订,增设第18A章、第8A章和第19C章内容,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同股不同权的创新产业公司赴港上市,以及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将香港作为第二上市地点。

在市场看来,18C章实际上是18A章的延伸。与港交所此前推出的仅针对生物科技公司的18A规则相比,18C扩大了适用的行业范围。特专科技公司接纳5大领域内的企业申请上市,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硬件、先进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食品及农业技术。


(相关资料图)

近年来资本明显趋向于拥抱硬科技领域。以国内股权投资市场为例,虽然2022年投资市场回归平稳,投资案例数和投资金额均有所降低,但科技领域从来不缺乏资金关注,反而逆势而上。

清科数据显示,2022年投资市场热度集中于科创行业,IT、半导体及电子设备、生物技术/医疗健康和机械制造四大产业共发生投资事件7681起,占市场总投资案例数的72.1%,较2021年上升5.6个百分点。

在资金拥抱硬科技的趋势下,港交所18C政策实施,将被视为是香港资本市场发展的另一新里程。新上市机制的引入将有助于创新领域的公司接通资本市场,加快科技行业成长、提升资本市场多元化发展、吸引更多不同类型投资者。

在市场看来,18C政策除了令市场资金与科创企业“各取所需”之外,港交所自身的资金配置属性也将会得到加强。更为重要的是,这一重大变动也将进一步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要手段。

目前,潜在上市申请人已经超过11家,在这些公司中,AI药物研发独角兽晶泰科技、美时医疗等科技企业已经公开“身份”。

实际上,在18C章实施前,已有一批前沿科技企业已经递表,而港交所上市规则修改,有望加速这些企业IPO进程。在这些企业中,令人关注的则是“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该公司除了自身拥有较高科技壁垒外,还拥有近期大热的AI概念加持。

变革酝酿已久

实际上,早在2022年10月19日,港交所就修订《上市规则》以让特专科技公司于主板上市的上市制度提出建议,并咨询市场人士意见。在市场人士看来,新《上市规则》有望吸引更多类型的公司进入港股市场,同时也为投资者带来更多选择。

回顾2022年全年,受二级市场下跌影响,港股一级市场股权融资发行趋势整体放缓,年末虽有所回暖,但从数据表现来看,2022年港股新上市企业数量、募资总额等均有所下滑。

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2022年港股股权融资总金额为2524亿港元,较2021年融资金额7707亿港元同比锐减67.25%。全年共有89家企业成功IPO上市(未包含1家GEM转主板),较2021年同期的97家下降8.25%;IPO募集金额为1405亿港元,较2021年的3339亿港元缩减超68%,这是自2013年以来新股募集金额最低的一年。

尽管IPO融资金额和数量大幅下滑,但港交所仍是全球重要的证券交易市场。据德勤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以IPO募资额排名,港交所位列全球前五大证券交易所第四位,前三名分别为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及韩国证券交易所。

面对A股市场全面注册制的开启,国内具“硬科技属性”企业登陆资本市场会面临更多选择。在这一背景下,作为重量级交易所,港交所需要作出相应改变,以此来吸引更加多元化的企业登陆香港资本市场。

根据港交所新增的第18C章,“特专科技公司”被定义为主要从事(不论直接或透过其附属公司)特专科技行业可接纳领域内的一个或以上的特专科技产品的研发,以及其商业化或销售的公司。特专科技共包括五大领域,分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硬件及软件、先进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以及新食品和农业技术。

此外,港交所还指出,不在上述领域的公司若能具备高增长潜力,证明其成功营运是靠在核心业务中采用新科技或应用业内相关科学、技术于新业务模式,以及满足研发为其贡献一大部分预期价值且是其主要活动并占去大部分开支,其仍可能会被视为属于特专科技行业可接纳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正式落地的第18C章在坚持之前咨询建议中的监管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放松了特专科技公司上市的市值门槛、研发投入门槛等,并对行业属性、资深独立投资者、定价过程等规定进一步优化。

摩根大通方面分析认为,本质上来看,港交所此次推出第18C章是希望制定与特专科技公司特点相匹配的上市规则,在保证金融市场安全稳定的同时,能够吸引更多优质公司加入香港资本市场,进一步推动香港资本市场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加快科技行业成长、提升资本市场多元化发展、吸引更多不同类型投资者,也是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要手段。

有望成为硬科技上市高地

可以预见,在港交所本轮改革后,科技创新领域的公司将迎来更多的选择空间。

细看2022年的港交所IPO名单,按照IPO数量计算,软件与服务行业则以发行15家位列第一,而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和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行业分别以发行14家和8家位列第二、第三。

这一数据也显示出港股市场对于医疗企业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其中2022年,云康集团、乐普生物、瑞科生物、博安生物、百奥赛图、心泰医疗等一系列生物医药企业赴港上市。这主要归功于港交所此前推出的“18A章”政策,该政策提出“允许未有收入、未有利润的生物科技公司提交上市申请”。

自2018年4月份,港交所新规改革新增18A章以来,创新药、罕见病治疗、高科技医疗器械等领域的企业陆续赴港上市,港股市场生物科技板块迎来大繁荣。

“18A章”最大的特点就是对盈利性没有要求。医疗健康企业赴港上市热情高涨,主要是因为18A能够解决一部分融资问题。企业发展需要过程,医疗健康企业在商业化落地时,一般会完成2-3次融资,而上市后所募集的资金也要花在商业化落地上。在2020年、2021年有不少生物医药公司通过“18A章”上市,且上市后涨幅较大。

在业内看来,18C章的新增有望复制18A章所带来的“资本盛况”。

细看18C章,首先,其与科创板的板块定位基本相同,二者均强调支持“硬科技”企业的融资和发展,但18C章明确规定的行业属性范围更广,且包括新食品及农业技术。同时,港交所18C章还具有灵活判定的条款,因此灵活性更强。从根本上来说,18C是18A的延伸。

其次,在研发方面,科创板和创业板对研发投入、研发人员、发明专利数量以及营业收入有更加严格的要求。相比之下,18C章仅对公司从事研发的时间和研发费用进行了规定,并根据是否商业化对研发费用占比进行区分,相对而言更加宽松。

处于初创期或成长期的特专科技公司,尤其是在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新兴企业,具有大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等发展特点,资本投入水平有限成为约束特专科技企业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此外,针对18C特专科技公司,港交所对已商业化公司市值门槛拟定为80亿港元,而未商业化公司市值门槛则拟定为150亿港元。这也说明,在降低上市收入门槛的情况下,港交所希望能够通过市场化机制为投资者筛选出真正有潜力和实力的公司。

上述18C 章的出台将大幅降低特专科技公司在港上市的门槛,对于相关特专科技公司来说绝对是重要的发展机遇。

普华永道预计,2023年将约有10至15家特专科技公司通过“第18C章”赴港上市,集资约500亿至600亿港元。2023年,香港IPO市场有望反弹,预计总融资额可回升到1800亿至2000亿港元,有望重新跻身全球前三大融资市场之列。

首批政策受益股花落哪些赛道?

根据港交所披露信息,目前符合规则的潜在上市申请人已经超过11家,在这些公司中,晶泰科技、美时医疗等科技企业已经公开“身份”,他们身后浮现了红杉中国、真格基金、SIG海纳亚洲、五源资本、软银愿景基金、厚朴投资、和暄资本等一众创投机构身影。

除此之外,有一家公司以及其背后的赛道,值得市场关注。今年以来ChatGPT带火了整个AI赛道,如今看来,这把“火”已经烧到了人形机器人赛道。近日,挪威人形机器人公司1X宣布完成A2轮融资,融资规模为2350万美元。

领投机构不是别人,正是ChatGPT背后的Open AI。据悉,由Open AI创业基金领投,老虎环球和一个由Sandwater、Alliance Ventures和Skagerak Capital等挪威投资者组成的财团参与了投资。1X打算利用这笔资金来加大其即将推出的双足机器人模型NEO的研发力度,以及在挪威和北美大规模生产其首款轮式商用机器人EVE。

在业内看来,ChatGPT自然语言模型与人形机器人的具有天然的结合点——提高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与工作能力,推动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的实际落地。

民生证券一份研报也指出,“人形机器人”与“AI”的关系已密不可分。人形机器人离不开机器视觉与神经网络,前者通过目标追踪、图像描述、场景理解等生成数据,后者模仿人脑对生成的数据进行算法处理,从而令人形机器人完成各自任务,而无论是机器视觉或神经网络都与AI息息相关。

在业内看来,ChatGPT的语言理解和生成水平的便捷性或带来人形机器人下一拐点。换言之,AI有望对人形机器人注入灵魂,将成为人形机器人的核心。

在这一背景下,已在港交所递表、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的优必选,目前冲刺IPO便显得独具代表性。

首先,作为国内人形机器人赛道的资深玩家,优必选自带科创属性。当前这一领域规模玩家寥寥,优必选自主开发的全栈式、模块化的机器人及AI技术,目前可作为构建模块适配及应用于广泛的企业级及消费级场景,形成了广泛的产品组合,涉及教育、物流、康养等多个行业。

具体来看,优必选不仅是全球首批在消费市场将配备多个伺服驱动器的多关节服务机器人商业化的公司之一,还是全球极少数实现多系列伺服驱动器量产及实际产品应用的公司之一,是全球首家完成小扭矩到大扭矩伺服驱动器批量生产的公司。另外,优必选具备全栈式技术能力,包括计算器视觉、语音交互、机器人运动规划和控制以及定位导航等技术等等。

另外,人形机器人与AI深度融合的趋势下,优必选也被赋予“AI”光环。人形机器人是一个多任务、通用型机器人平台,未来它在工业生产、社会服务等领域将有非常多的应用场景。人形机器人具有类人的感知、决策、行为和交互能力,其有类人的外形外观、感觉系统、智能思维方式以及控制系统和决策能力,最终表现“行为类人”。

纵览整个港交所上市公司,纯正的AI概念公司凤毛麟角,而人形机器人+AI的投资标的更是有着明显的稀缺性。这也意味着,一旦优必选成功登陆港交所,优必选有望受到资本追捧。换句话说,优必选登陆港交所,将会明显增添港交所科创属性。

此外,从政策面上看,人形机器人赛道也有望站上风口。目前整个机器人行业想象空间正在不断扩大,工信部等 17 个部门印发的《“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已经明确给出:开拓机器人的10个应用重点领域,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比 2020 年翻一倍,其中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大幅拓宽。

更为关键的是,人形机器人行业原本有着较高壁垒,在全球范围也仅有波士顿动力、特斯拉、三星(投资人形机器人公司Rainbow Robotics)、亚马逊(投资人形机器人公司Agility Robotics)等。其技术门槛高也导致行业虽然前景巨大,目前这一赛道无疑属于“蓝海一片”。

与轮式、四足等其他形态的智能服务机器人不同,人形机器人的生产需要大量研发投资、高昂维护成本、复杂部件及先进技术。因此,高额的生产成本及研发费用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一个主要准入壁垒。

以优必选为例,其在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三季度,研发开支分别为4.29亿元、5.17亿元和3.25亿元,占同期总营收的57.9%、63.3%、和61.4%。

即便是注重技术的特斯拉,研发费用占比最高一年为2015年17.74%。而在2022年,特斯拉这一比例已经降至3.8%。在2020年和2021年,优必选研发费用占比分别为57.97%、63.28%。要知道,注重研发的亚马逊在去年研发费用占比也仅为14.24%。

在业内人士看来,拥有AI加持的优必选,此时登陆港交所,将会被视为双赢局面。

一方面,有着AI加持的纯正人形机器人公司上市,将为港交所增添科创属性,同时也可以为市场树立一个纯粹的科创公司估值标杆;另一方面,有着18A章作为基础,18C章作为延伸,优必选有望搭上政策“便车”,成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打开融资空间,进一步拓展其在人形机器人赛道市场空间。(CIS)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