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物价涨幅持续走低,引发了市场对通货紧缩的担忧。4月18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总的来看,当前中国经济没有出现通货紧缩,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月20日,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谈到,总体看,金融数据领先于经济数据,实际上反映出供需恢复不匹配的现状。中长期看,我国经济总供求基本平衡,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稳定,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那么,通货紧缩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各国均极力避免通货紧缩?又该如何避免通货紧缩的发生?在南开金融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华兴资本首席经济学家李宗光围绕通缩问题进行了深度解读。
“通胀不足”不代表“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总体价格水平下降,即物价的普遍下跌。伴随其而来的还有经济衰退、货币供应量降低、有效需求不足、高失业率等问题。
李宗光首先讲解了通货紧缩的概念、危害和衡量指标。
“实际上,由于通缩的破坏力,各国均极力避免通缩以及通缩预期的形成。通缩一旦形成便很难打破循环。这种情况下1929年到1933年美国大萧条和日本90年代至今的通缩状态,都是很经典的案例。”他举例说。
“以日本为例,他们处于所谓‘低欲望’的社会,但是当物价越来越低、收入越来越低,大众将会丧失奋斗的动力”,李宗光表示,“从一个家庭角度来讲,价格是个外生变量,价格下跌收入不变,个人肯定获利。但是价格下跌意味着企业的获利也会下降,就会出现裁员的情况。裁员之后社会购买力又会下降,从而导致需求下降,以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形成‘通缩螺旋’。”
通常情况下,衡量通胀的指标可以分为两类,即生产端指数PPI、核心PPI、GDP平减指数,和消费端的CPI、核心CPI、PCE以及核心PCE。不同国家关注的指标也不尽相同。
核心PCE物价指数,该数据出自美国,是衡量美国民间消费通胀的关键指标。在实际应用中,美联储以核心PCE同比计算而得的通胀率作为其货币政策制定的主要参考。
日本央行主要关注的是潜在通胀,曾指出核心CPI和修正平均CPI对于潜在通胀的跟踪和预测略好于其他指标,使用最频繁的是核心CPI。
“而由于消费品价格与消费者体验以及福利直接相关,食品与能源价格水平波动较大,大家更关注的是去掉能源与粮食价格之后表现相对稳定的核心CPI。”李宗光说。
据李宗光解释,在通货膨胀(Inflation)与通货紧缩(Deflation)之间,还存在着一种状态,即通胀不足(Disinflation),我国目前所处的状态更多表现为“通胀不足”。“实质性的通货紧缩,指通胀率长期在0%以下,”他解释,“目前所处于的状态用‘通胀不足’来形容更为准确。”
前瞻性措施提振各方信心
“通缩好像时间的一把刀,虽然我们可能短期感触不到,但是长时间的通缩会导致整个社会的萧条。”李宗光提醒,“我们需要采取前瞻性措施,防范可能的通货紧缩风险。”
“市场对通缩的担忧,实际上是对经济复苏力度和可持续性的担忧。这种情况下,破局的关键在于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李宗光认为,避免通货紧缩可以从周期性措施及结构性措施方面下手。
他表示,周期性措施首先要求维持稳增长政策的强度,进一步发挥政策的托底作用。此外,还要推出前瞻性措施,重启经济增长。他提到:“过去这几年我们一直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奉行稳定立场应该对应经济情况比较好的情况。如果经济预期较差,就需要我们宽松。在周期性方面我们要采取前瞻性的行动。”
针对许多自媒体包括社会舆论认为宽松就等于放水,放水就等于“割韭菜”的说法,李宗光表示:“我认为这种观念是不对的。日本‘放水’放到央行资产负债表相当于GDP的两倍,但是仍然没有把经济搞起来。因此我们要去反思,宽松也好,紧缩也好,它都是一种技术性的、专业性的手段,不应该看成是走新路和走老路的问题。”
“另一个方面,即结构性措施方面,要去提振各方面的信心。首先要提升居民的信心:要鼓励居民敢消费,也乐于消费,实现内需的有利扩张与正向循环;增加中低收入人群,积极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通过减税、定向发放补贴、消费券等方式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转移性收入”,李宗光表示,“对于提升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信心,要积极引导预期,营造良好的投资与消费环境,让企业敢投资,也愿意投资。此外,要通过坚持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来提升外资信心。”
“我们要高度重视提振发展信心这件事,绝对不允许通缩像牛皮癣一样粘在我们中国的身上。”李宗光说。
关键词: